中国光伏往事:首富倒下,光伏永生

日期:2023-05-12 18:24:44 / 人气:107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中国前首富、汉能系创始人李被带走几个月后,汉能系的业务版图已几近崩溃,汉能系多个原运营实体将破产清算。
李此前曾因投身光伏行业成为中国首富,随后迅速落马,成为“落马最快的中国首富”。
李和他对薄膜技术的探索是中国光伏史上的一个插曲。这一经历将光伏技术改革的残酷和押宝新技术过程中的神奇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想起了光伏行业波澜壮阔的变革。
01
序言
1979年夏天,DC的华盛顿州阳光灿烂。
白宫的屋顶挤满了人。卡特总统正在举行“屋顶会议”,介绍白宫新安装的由32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太阳能系统。
随后,卡特发表了题为《没有人能阻挡太阳》的演讲,宣称“太阳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冒险的一部分”。
当时,美国人深深笼罩在能源危机的阴影中。几年前,阿拉伯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欧美支持者,把石油变成武器,收紧石油管道,直接导致全球油价暴涨。它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
欧美得不到廉价石油,建立在大规模廉价石油基础上的高能经济遭到破坏,成为他们陷入经济滞胀的导火索。
这次危机后没多久,屋顶会议前几个月,伊朗又发生了一次“伊斯兰革命”,石油生产设施被炸毁,世界市场一下子失去了10%的石油供应。第二次石油危机又来了,把震惊的美国人再次拖入恐慌。
就这样,太阳能这种类似阿拉丁神灯的新能源,让发布会上的政治家、记者、摄影师都感到兴奋和向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技术原因,白宫这套太阳能系统的造价高达28万美元,提供的能量只能勉强满足楼下餐厅的热水供应。
其实这次大会最大的意义就是开启了太阳能技术的商业化。太阳能以前主要是太空供电,在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用来给卫星充电。卡特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减税、补贴等激励措施,使得这一代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产业率先在美国落地。
像Solarex这样的新兴光伏公司已经崛起,甚至美孚石油和大西洋里奇菲尔德这样的石油大亨也发展了他们的太阳能业务。然而,与庞大的石油帝国相比,光伏无论是成本还是收益都是九牛一毛。
然而,发布会后的第二年,美国如火如荼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被泼了一大盆冷水,几乎熄灭。
原因是共和党总统里根上台后,石油危机的威胁几乎已经解除,里根开始以紧缩谨慎的自由经济政策控制美国的滞胀。在减少税收和政府预算的过程中,光伏这个大投入小产出的行业自然被抛弃了。
光伏(PV)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大亮点。
几年后,白宫屋顶翻修,卡特安装的电池板也被拆除。后来安装在一所学校,给学生食堂烧水。
美国的很多光伏公司都卖给了德国和日本的公司。德国和日本在现代经济竞争中都缺乏核心自然资源。即使石油危机警报暂时解除,两国都力推新能源,光伏补贴也相当丰厚。
比如德国,只要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屋顶,就会得到联邦、州、市三级的安装补贴,你的太阳能屋顶发出的电会以数倍于常规电价的价格回购。
所以在90年代的光伏市场,德国和日本成为最耀眼的“双子星”,美国的“瘦骆驼”三足鼎立。
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强势表现就是有一批技术实力相当的世界顶尖企业。
德国以西门子、拜耳化学为代表,日本则是稻盛和夫先生创立的京瓷、三洋、夏普,都是当时世界光伏行业的佼佼者。
尤其是西门子,高峰时可以占到全球30%以上的产能,掌握着大量的光伏专利和发明。直到现在,虽然西门子已经淡出了世界光伏市场,但多晶硅中百分之九十七是用改良的西门子法生产的。
德国和日本的成功,让在美国形成的光伏火花变成了一把清火,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当时探索光伏领域的主要是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具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光伏看起来更像是富人玩的游戏。中国只在西部地区进行一些零星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到世界的2%。
当德国和日本在光伏能源“无人区”迈出一大步时,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教授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正带领他的学生开发更高效的光伏电池。
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一项技术:硅太阳能电池板。然而,科学家和企业家一直对硅不满,他们不断寻找元素周期表中硅的替代材料。因为硅的效率不高,生产成本高。这种硅元素和非硅元素的分裂,也造成了以后新技术和旧技术的多次博弈。
但马丁·格林坚信硅是最终的光伏解决方案,硅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不断提高硅的效率才是光伏的正道。他不断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如今,市场份额超过90%的PERC技术是由格林书写的。
马丁·格林有一个非常受重视的学生,他对晶体硅薄膜技术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石,被誉为“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15年”。
除了石,格林教授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中坚力量。
接下来,全球太阳能产业将被格林教授的中国徒弟接管。
02
创造财富
多年以后,在央视的第一期栏目中,面对光伏行业新王者隆基的创始人李振国,当主持人问“尚德现在最羡慕隆基什么?”,前“老国王”石郑融半开玩笑地说:
“运气比我们好。”
史的玩笑里隐藏着太多的严肃。他已经完全体会到了“到时候天地难容,阉割英雄不自由”的感觉。就连说到技术创新,“听天由命”的石也会说“技术看你的运气”。
他也很幸运。
在澳洲开始一个太阳能项目的时候,虽然有车有别墅有一系列的资金支持,但是澳洲只停留在太阳能的研发上,产业化停滞不前,所以石的一些想法根本没有实际的机会。
经过一番挣扎,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是“光伏沙漠”的中国。他认为当中国崛起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必然会带来能源的巨大变革,光伏产业也会有巨大的市场,这让他在2000年下定决心回国,后来创办了无锡尚德。
戏剧性的是,石在中国从事光伏行业十余年,但中国本土光伏市场并没有真正爆发。真正的高速增长出现在尚德倒闭之后。他之所以成为中国首富,主要是因为当时以德国为首的欧美超级氪石玩家在光伏市场的巨大需求。

图为2010-2020年中国及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当史刚到中国时,为了筹集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他像所有推销技术的商人一样,带着一个小皮包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四处游说。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阳能电池不受欢迎,价格昂贵,不经济。以前,市场是由它主导的。互联网泡沫后,投资人都怕互联网,更别说光伏了。
当我见到无锡市经贸委主任李时,这个转折点出现了,他对史的项目很看好。
当时国内一些GDP领先的城市,改革步伐越来越大。不满足于只修路盖楼的增长,他们效仿美国的“硅谷模式”,设立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希望扶持真正带动当地经济腾飞的高科技企业。无锡政府也在探索这方面。
李向无锡国有资本圈介绍了施的项目。经过一番权衡,无锡决定支持施的项目,成立无锡尚德。三家政府投资平台(如无锡国联发展集团)和五家地方国企(如江苏小天鹅集团)共出资600万美元,占75%的股份,史变卖其房产40万美元加技术,占25%的股份。
接下来,尚德投产了一条十几兆瓦的生产线,这是对国内之前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的整合。
2000年左右,后来靠光伏技术成为河北首富的苗连生的英利引进了一条国外生产线,当时只有3 MW左右。
熟悉电脑PC行业的朋友都知道,内存和硬盘以前是Kb,后来是Mb,现在是Gb,最新的TB (1 MB = 1000 KB,1 GB = 1000 MB,1 TB = 1000 GB)。光伏行业的发展也类似。
尽管有无锡政府的帮助,尚德在头两年的发展并不顺利。最重要的是光伏在中国没有市场!国内的人只在电视上看到沙漠里闪闪发光的太阳能板。
这让史很快放弃了在国内市场大爆发的幻想,把目光投向了国外。这是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欧美国家在光伏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野心。
德国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确保新能源的转化。德国的电价是每千瓦时0.1欧元,但电力公司回购太阳能发电的价格是每千瓦时0.5欧元,居民安装太阳能的积极性很高。
20世纪末,美国终于醒悟了。克林顿政府宣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新能源高速公路,意图让美国占领信息和能源的战略制高点。对于光伏,它实施了“百万屋顶计划”——首先要在一百万个屋顶上安装太阳能!
史于是把营销重点放在了国外。有了技术背景,他带领团队迅速拿到多项国际认证,使得尚德的产品开始在国外打开市场,订单不断打上门。
此时的石在这个行业表现出了极高的远见和果断的执行力,随即上马了第二条15 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之后又隔年上马了25 MW生产线,押宝光伏行业10年的高速增长。
事实证明,石把赌注押在了国外光伏产业的起飞点和持续增长期,也把命押在了云上。
随着尚德迅速冲进全球光伏电池厂商前三,并于2005年在纽交所上市,总市值超过178亿美元,史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这个扬中农民家庭5年积累的财富超过了荣智健家庭30年积累的财富。
这个造富神话对所有想进入光伏行业的人都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受到了刺激。
“政府创造的首富”石与无锡牢牢捆绑在一起,他的巨幅宣传照立在无锡高速公路入口处,成为无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张名片。
此后,约有18个省和100多个城市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也被称为“顶级项目”。各个城市的领导已经下定决心,开始大规模上马光伏项目,因为这不仅可以提振产能,还可以拉动就业。
从事房地产、服装设计加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的也纷纷加入进来。两年时间,仅浙江就涌现出200多家光伏企业。
到2007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今年已有10家内地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
靠卖化妆品出道的苗连生,创办英利能源,成为河北首富;做安防产品起家的彭小峰,创办了江西赛维,成为江西首富...光伏行业龙头也曾风光一时。
那是光伏创富的时代,离互联网和房地产创富的故事不远了。
03
退潮
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光伏是“高科技”,为什么门槛那么低,城市可以随便上马,企业可以随便加入?
这里要提一下光伏产业链。晶体硅光伏组件的诞生,以硅为原料,切割形成硅片。成品硅片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形成电池片,最后用光伏玻璃、逆变器等零配件封装。

这包括硅料提炼、硅片生产、电池芯片生产、组件封装四大工艺,涉及光学、电磁学、半导体、化工、机械等。产业链整体技术含量高,但技术密集性越低,劳动密集性越强。
当时中国的光伏行业缺乏制造技术,整个行业基本集中在电池生产和组件封装领域,劳动强度大,赚的是辛苦钱。
大规模产能扩张的背后,90%的原材料靠进口,90%的产品出口欧美,90%的核心技术不在手中。那时候还没有“卡脖子”这种说法,叫“外三头”。这是当时中国几乎所有行业唯一过不去的坎。
光伏电路的火热,使得技术含量高、进入门槛高的硅材料和硅片价格飙升,几乎被欧美垄断,尤其是硅材料。全球40多家硅料精炼企业主要在德国、美国和日本。2004年进口多晶硅原料价格每公斤才30多美元,2008年涨到每公斤500美元。
所以硅材料和硅片是光伏的命门。有了这些,光伏就可以建成了。大家都来高价抢硅,这叫“捧硅为王”。与多晶硅供应商签订稳定的长单被视为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下游密集分布的中国光伏企业,高价收购硅料和硅片,打价格战,走在危险的钢丝绳上。
而受资本追捧的尚德、赛维、英利,财大气粗,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为了获得稳定的硅,尚德与美国领先的多晶硅制造商MEMC签署了一项为期十年的采购协议。赛维建设马洪硅料厂,英利建设69硅业,均耗资过百亿,试图进入上游原料市场。
当一个行业处处表现出急躁和火热的局面时,就意味着这辆疾驰的快车即将撞上冰山,进入下行周期。
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欧盟不得不减少政策支持,占据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主要收入来源的欧洲市场开始萎缩,多晶硅价格暴跌回40美元/公斤的价格区间。
尚德当初的采购订单变成了噩梦,不得不继续原价购买硅片。为了及时止损,经过三年多的拉锯战,以支付2.12亿美元违约金为代价终止了订单。
英利和赛维扩大的硅产能也成为沉重的负担,最后以负债率翻倍、公司裁员、供应商讨债收场,损失巨大。
其他财务背景不够厚实的公司,很难承受硅价的剧烈变动。2008年,全国300多家光伏企业倒闭,中国光伏第一波先行者如潮水般倒下。
“就像烟花一样。轰隆一声就上天了,掉下来的都是灰。”
04
二沙
2012年,还是在央视的一个栏目里,汉能集团董事长李、集团董事长、通威集团董事长畅谈光伏产业的未来。这三家公司是当时中国光伏企业的代表,尚德、赛维、英利已经成为反面教材。
朱共山在这次对话中显得忧心忡忡,欧美风起云涌的“双反”调查让这位“世界硅王”有些不安。
追溯到2006年,当达到顶峰时,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开始上涨。为了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一些企业开始研发多晶硅核心技术。
其中,鲁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技术专家陈卫平的带领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掌握了冷氢化的核心技术,建立了更加节能、完整的多晶硅生产工艺。
多晶硅的初期生产需要极高的能耗,并能产生剧毒的四氯化硅,导致该行业早年被视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冷氢化工艺是多晶硅生产改进后的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日本、德国垄断。
冷氢化技术是在低温高压下将四氯化硅转化为三氯氢硅,避免了环境污染。
而三氯氢硅是生产多晶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也就是说转化后的三氯氢硅也可以回收利用。
三氯氢硅可占多晶硅生产成本的27%左右,是除去电耗和折旧后最主要的成本。
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节约成本。岂不是一举两得?
鲁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由化工部第六设计院转制而来,发扬央企精神,将冷加氢核心技术向全行业转移。国外专利权人也迅速同意向中国出口相关技术,技术转让费大幅下降,从而开启了中国光伏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浪潮。
正是在这一时期,朱共山保利协鑫进入公司,并开始借助新技术获得发展。
同为江苏老乡,与石相比,在光伏行业几乎是个门外汉。老本行做电器,创办了一家名为上海协诚电器厂的公司,2006年转型做光伏。
相比于在光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以组件为主的老企业,刚入行的朱共山一开始就抓住了重点,铁头扎进了上游的硅片。
当朱共山提出要制造多晶硅时,GCL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跨境努力的力度很大。
正好国内的冷氢化工艺有了很大的突破,于是朱共山专门聘请了这个团队的半导体技术人才作为GCL的研发主力。在美国华盛顿设立了研究中心,并聘请了多位国外顶尖研究专家。
一位在2009年底加入GCL硅材料的员工透露,当他刚到GCL时,他很担心:这只是一片荒凉的空地,但GCL想在2010年初开始生产。又是口号?
但后来他发现建设进程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GCL只用了9个多月就完成了业内平均2年的建设任务。
等人才都找到了,技术有了苗头,设施建立了,这件事就开始了。短短几年,朱共山带领GCL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多晶硅原料产业。
当时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是1500吨多晶硅,而之前全国产量只有60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依靠新技术的加持,朱共山带领GCL度过了第一个光伏低谷,成为2009年新的光伏首富。
随后,朱共山进入硅片行业,GCL集团成为多晶硅材料和硅片的全球领导者。
朱共山成为“世界硅王”,随后进军光伏、新能源等其他行业,成为“中国新能源之王”。
此时,中国光伏已经改变了世界。就在中企以为要从硅材料被卡脖子的噩梦中逃出来的时候,却忘记了“三个脑袋在外面”,“一个脑袋”还被扣在国外。
随着海外需求的不断激增,光伏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然而这种扩张并没有找到黄金,反而遭到了美国的打击。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9日,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为首的7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贸易申诉,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
当时世界各国的光伏发电企业基本都不赚钱,全靠政府补贴,中国也不例外。然而,欧美国家怀疑中国政府向光伏企业提供过度补贴,导致中国光伏以较低价格向海外倾销,破坏了国际有序竞争。
由此,美国首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一年后欧洲加入“双反”调查。
“双反”的力量是巨大的。自2012年底起,我国光伏企业将被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第二年,中国对美国的光伏产品出口下降了近50%,对欧洲的出口下降了71%。当地光伏行业盲目扩张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光伏行业几乎全线亏损。350多家企业宣布破产。
尽管GCL在本轮经济周期中遭受重创,但它并没有落后。真正让它跌出第一梯队的,是后来在技术路线上的失败。GCL没有看到单晶硅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全押在多晶硅产能上,被“看不见”的对手隆基用单晶硅技术颠覆了。
05
插曲
在上述李的对话栏目中,显得特别轻松。在节目播出期间,他一直跷着二郎腿。他也从事光伏产业。硅价暴跌的时候没打他,“双反”来了也戳不到他。他为什么这么幸运?
因为他选择了一条和大家不一样的技术路线——薄膜技术。
我们前面讲的,其实是在晶体硅技术的框架内。如果跳出这个体系,薄膜技术也是一条路线。
而晶体硅技术当时的光能转化率是15%,现在可以超过25%,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技术。虽然薄膜技术比晶体硅技术应用更广泛、更灵活,但光能转化率低至9%,薄膜光伏发电也没有大的突破。
后知后觉的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技术路线。但当时很多光伏企业都在走无人区,谁的模式和路线能笑到最后还很难说。薄膜技术是继晶体硅之后的第二代光伏技术,甚至史也曾考虑推出薄膜技术。美国第一家生产薄膜电池的太阳能公司上市时,也受到了资本的强烈追捧。
因此,选择少数薄膜技术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李太相信薄膜技术了。
他认为,晶体硅发电仍然是集中式发电,然后配电输电,和传统的火电、水电没什么区别,而薄膜发电的应用场景更广,可以让每个用户“穿”上一层薄膜,成为自己的发电体。这才是真正的颠覆。
于是,他投身于stud不成熟的薄膜技术。
他当时也有经济实力。
1994年创业不久,他就从“铁路运矿”中赚了8000万元,这成为他打造“汉能帝国”的初期资金。
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民营水电站发展的高峰期,李在家乡河源投资了一个小水电站。尝到甜头后,他扩大水电版图,成为“能源大亨”。
李最著名的水电站是金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历时近十年,工程投资200多亿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民营水电站。金水电站建成后,成为汉能的“摇钱树”,也是他通过反复抵押获得信贷等资金的“底层资产”。
李曾直言不讳地说,水电站是“印钞机”。金乔安水电站带来的“一年几十亿”的巨额现金流,让他产生了继续向外扩张的信心。
他在全国各地建立移动能源工业园,并出口薄膜光伏技术和设备。他曾计划在全国布局10个这样的工业园区,并要求地方政府将汉能视为优先贷款公司。
2012年,光伏行业哀鸿遍野,大量薄膜光伏企业破产。李觉得是时候去逛街了。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环球太阳能等多家薄膜光伏公司。当时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和生产领先的公司,几乎都改姓“汉能”。
汉能手中掌握着世界上最强的薄膜技术,李还写了一本书《中国走在前面》,将薄膜发电定义为“国家抢占能源革命的制高点”。

作者:昆仑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昆仑娱乐